上海:奉贤支队“3*3”模式助推练兵“起步加速”
全员岗位练兵工作开展以来,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着眼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,紧盯训练工作“科学化、职业化、专业化”的发展方向,全力助推全员岗位练兵“起步加速”。
落实“三个坚持”,优化练兵体系。坚持党委统筹。坚持党委议训、科学组训、全员参训,广泛开展练兵调研活动,先后5次召开党委会、办公会等,分析研判练兵形势、优化考评机制,从组建专业指导团队、完善专业化训练器械、落实全方位的训练保障等方面入手,打造科学实效的消防职业化训练体系,全力推动职业化练兵工作实现新跨越。坚持督训指导。建立常态化练兵工作督导检查机制,每日对所属8个基层队站开展视频巡查不少于1次,每周实地督查不少于1次,支队党委常委每月不少于2天下基层蹲点督训,协助解决现实困难,全程跟踪指导练兵工作。坚持奖惩并举。支队将练兵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内容,对在比武竞赛中取得佳绩的单位和个人,实行物质上、精神上、政治待遇上的多重奖励,在指战员考学、晋级、入党、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,对考核不达标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度。
着力“三个创新”,转变练兵模式。创新组训手段。采取“请进来”的方式组建专业的体能训练团队,融合不同学科、不同专业的行家里手,着眼长效,重点培养消防体制内的体能训练、伤病康复、训练心理和营养膳食等方面的组训专业人员,系统的提升组训人员的执教能力水平,解决科学训练、系统训练和专项训练的问题。创新练兵氛围。采取“轮训、专训、特训”的分级训练模式开展9项基础体能、基础业务和专项技能的训练,在组训方式上实行“统一组织、分灶吃饭”的模式突出个体差异,根据不同人的体能水平采取分级分类通关施训的方式,逐级加大动作完成难度,使所有参训人员都能够练有所获,进一步浓厚练兵氛围。创新练兵计划。由专业教练编著训练计划、制定训练教案,分析专项训练科目错误技术动作、分解程序步骤、编排辅助训练科目,从耐力、速度、灵敏、协调、力量、柔韧六个方面夯实指战员基础运动能力,掌握高质量训练动作、发力部位、错误动作、运动间歇、组数负荷,在源头上减少运动损伤,达到科学练兵的理想效果。
聚焦“三个维度”,强化练兵实效。拓展练兵广度。将“防火”和“灭火”两大中心工作有机融合,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“防消一体化”工作模式,消除机关和基层工作差异,不断强化人员互补、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效能互增的良好效果。支队按照“防消一体化”工作模式已开展辖区“六熟悉”38次、参观见学2次,发现占用消防车通道、疏散楼梯堵塞等问题10余处,联同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开展实战演练17次。注重练兵深度。将专业化分队实战化拉动演练划入阶段性考核及比武中,确保专业化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展,各专业班组开展训练68次、分队合成训练11次、车辆装备测试28次、车辆器材装备“一口清”训练124次。同时,支队专业队伍月开展化工专业队伍集结拉动1次,水域救援分队拉动2次,提升练兵深度。增加练兵厚度。坚持数字化练兵模式,建立指战员“练兵档案”,对指战员单个项目达标情况、班组合格率、队站合格率、周训练计划推进情况进行综合体征全方位记录,总结练兵程序,改进练兵方法,汇总训练经验。目前,已收录训练小视频50余套,微调训练方法30余处,减少训练伤病10余类,总结训练窍门20余条。